去了丽江,传说中的美丽地方
古城原貌保存比较玩好,但是文化核心已变成商业大脑
感觉比较好的是能够自己骑着自行车去玉龙雪山,尽管那个租车点的名字好像是个网站“阿里巴巴”。其实从丽江去雪山很容易,公交、小客、面的都出没在大街小巷,但是那种成熟的商品味道让我还是选择了使用自己的体力,一路的风景没有想象的好,因为高速公路上的汽车总会让你想起这里与祖国其他地方一样在飞速的发展着,但除了越来越近的雪山,她让我有了些停下来在汽车空当里拍照的欲望,也有了继续骑下去的希望……
到玉溪村的时候没有了骑车的路,我高度怀疑是村委会自己建立了一个收费站,你可以骑马,也可以徒步上山,骑马的价格是180,徒步120(名曰门票)。我还是选择的自己的腿,但是在接近山腰时,这个决定让我有些后悔了,最后我还是停在了3800米海拔的半山腰,不算远也不近的看了看高高在上的玉龙雪山。
当有人告诉我,上山那白色的部分是白沙的时候,满脑子都是“上当”两个字,还有就是失望,对雪山的失望,对环境恶化的失望,对气候变暖的失望,呵呵,其实我所在的是向阳的南坡,没有冰雪也可以理解,但与图片上白雪皑皑相比,土路、白沙、明媚的阳光让玉龙雪山显得极其平凡。
纳西族小伙小何为我的同伴牵马上下山,开始的时候还没有说什么话,可能是不熟悉的缘故,等下山的时候我们就谈了很多,他可能没有去过很多地方,但是为很多地方的游人牵过马,拉马已经成为他们村的主要工作了,他想在几年后翻过玉龙雪山去西藏看看,那可能是他的一个梦想和希望吧。下山的时候路过小何的家,他盛情邀请我们去他家做客。不知道他家算不算一个典型的纳西族院落,但与丽江古城中的纳西四合院相比简陋了很多。一间卧室,他的妻子和刚满月的孩子在休息;一个10-15平米的厅堂,在右手放着单人床,墙上挂着结婚照,不过没有穿民族服装,屋顶是刚刚油漆过的椽子和大梁,可能与生了儿子的喜庆有关;联通的是一间厨房,有煤气罐等生活用品;屋外有个炭火盆,就算是有些纳西传统的器具了;猪圈、马棚、狗舍、粮仓占据了院落的其他几边,马叫大虎,是小何从旅游产业中获得收入的唯一来源了,享受着比厅堂还宽敞的马棚。
小何并不善言谈,大部分时间是我们这些好奇的游人在问,他简单回答。由于他的小孩刚过了满月,在自家的院落里请生产组和亲戚吃了一顿饭,还有纳西族与生俱来的跳舞、唱歌,说到这些的时候他的脸上带着欢乐……,但我们也谈起了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当开放的生活给大家打开了窗,绝大多数人都会去寻找门。小何说,现在虽然规定盖房子必须用石头,不能用砖,也规定了样式,但生活方式已经大大的改变了,传统习惯可能再过十年、几十年就会消失了,少数民族也可能与汉族完全同化了……
其实,不能不说,在小何家坐坐,与他、他大哥、他婶婶和叔叔闲谈,吃点小何自制的果脯和火腿,才真的让我感觉到旅游的乐趣,才在繁华的丽江古镇令人窒息的浓厚商业气息中感受到一丝清凉,不是摆给人看的东西,是真的生活状态。在丽江古镇的酒吧或咖啡座上发呆可能是被很多人推崇的丽江古镇旅游特色,但是面对熙熙攘攘的人流,五光十色的商品,尽管有荒草凄凄的屋顶,有谁还能呆得起来呢?!
丽江因为古镇而出名,因为雪山而美丽,但我怀念她并想再去的理由却是可以看看小何,可能还有他的儿子……
2015年12月30日
11 年前